大黄的栽培技术

来源:耕种帮种植网 浏览:1523 2024-03-11 08:37:30

1、土地选择和准备

大黄是一种深根植物。其主根可深入*层30—45厘米。宜选择松散、排水良好的砂土山坡。前茬作物收获后,结合深耕,每亩施足基肥和4000—5000公斤优质有机肥。


2、传播方法

它可以通过种子或芽繁殖。种子繁殖可分为直播和移栽。

(1)直播

在初秋或早春。直播按行距70cm*60cm进行,孔深约3cm,每孔5—6粒,覆盖约2cm。每亩种子消耗量为2—2.5kg。


(2)苗木移栽

为了节约种子,提高土地利用率,或在春季干旱时,不宜在直播栽培区播种,多采用播种育苗和移栽田。宽1.2米,高21米,四周设排水明沟。把种子均匀地撒进沟里,盖上*2—3厘米,然后盖上一层干草。发芽后除去覆盖的草。根据实际情况,5-6月注意除草和追肥。10月下旬,大黄种苗培养3—5cm,防止为害,次年移栽。


移栽应在次年4月中旬或8月下旬进行。挖出幼苗后,去掉侧根,按60厘米的行距挖15—30厘米深的洞。每个洞都盖上一株植物,把芦头埋起来,把土压实,使根和土紧密结合。移栽时可采用“弯根栽植”,即移栽时可将幼苗根尖向上弯成L形,可大大降低植株抽薹率。


(3)嫩枝繁殖

收获大黄时,将从母株根茎上发芽的粗壮的种子芽移开种植。如果种芽太小,可以种在苗床上,明年秋天再种。为了防止伤口腐烂,种植时可将植物灰涂在伤口上。


3、现场管理

(1)种植和除草

在第一年,大黄幼苗小,杂草容易生长。与松树结合,应经常除草,行间种植大豆和玉米,以抑制杂草的生长。第二至第三年,5月上旬和7月中旬,对松树进行除草和生根。


(2)施肥

大黄是一种喜欢施肥的植物。除施用基肥外,还需每年追施2—3次。第一年6月,每亩施饼肥50公斤,过磷酸钙10—20公斤。第二年进行两次追肥。5月和6月,在行间开沟施入粪便,或分别施过磷酸钙20—30公斤和氯化钾10—20公斤。涂抹后,用水涂抹。


(3)螺栓连接

大黄种植后,第二年开始抽薹开花。除种植地外,其他植物的抽薹应取消,抽薹应在晴天进行。


4、病虫害防治

大黄的主要病害是根腐病,一般发生在8~9月的雨季或高温高湿地区,多发生在大黄收获当年或前年。根的顶端开始变黑腐烂,叶子同时变黄,导致死亡。防治方法是注意清除积水,及时疏通。栓接后,用*或生石灰水消毒伤口。病株应尽快清除,枯枝落叶应在秋季采集焚烧,以减少病原菌来源。


主要害虫为蚜虫,6~7月危害严重。可喷乐果乳剂2000次。啮齿动物可以被捕获或人工杀死。


5、收获和加工

种植2~3年后,9~10月地上部分枯死时收获大黄。收割时,先把地上部分切掉,挖出根茎和根,小心地摇下,把过大的根茎切成几块,把中小的根茎切成块,风干、晒干或晒干。干燥后,可装在木箱或敲击设备中,碰撞去除粗糙的表皮,露出黄色。每亩可收干货400公斤左右。


6、种子保存技术

选择生长势强、无病害、品种纯的三年生植株,加强田间管理。5月应搭设脚手架,避免被风吹落。种子成熟后,很容易被风吹掉。7月中下旬部分种子呈深褐色时,应迅速切下,放在通风、阴凉、潮湿的地方,以备后熟。经过几天的摇动,它们就可以当种子了。春播种子应阴凉保存,避免受潮和霉变。

会员评论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