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通网欢迎您!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药材知识 > 正文

《中草药常识》竹黄的功效与作用

来源:中草药常识 浏览:3975次 时间:2023-05-08 08:11:43

竹黄,中药名,为肉座菌科真菌竹黄的子座及孢子。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化痰止咳,活血祛风,利湿之功效。用于咳嗽痰多,百日咳,带下,胃痛,风湿痹痛,小儿惊风,跌打损伤。


一、竹黄概述

药材名:竹黄


别名:淡竹黄、竹三七、血三七、竹参、赤团子、竹赤团子、竹赤斑菌、淡菊花、天竹花、淡竹花、竹花、竹茧。


来源:本品为肉座菌科真菌竹黄的子座及孢子。


性状:子座瘤状,略呈椭圆形或纺锤形,长1-4cm,直径1-2cm。背部隆起,有不规则的横沟,基部凹陷,常有竹的残留枝竿。表面粉红色,有细密纹理及针尖大小的灰色斑点。质疏松,易折断。横断面略呈扇形,外层粉红色,内层及基部色浅,可见竹的枝竿断面。气特异,味淡。


化学成分:从菌丝发酵液中分得两种多糖:SB-1和SB-2;前者由D-葡萄糖(D-glucose)、D-半乳糖(D-galactose)和L-阿拉伯糖(L-arabinose)按摩尔比0.37:1:0.07所组成, 后者由D-葡萄糖、D-半乳糖、D-甘露糖(D-mannose)和L-阿拉伯糖按摩尔比0.25:1:0.47:0.12所组成。又从水溶性成分中分得蛋白酶,淀酚酶,D-甘露醇(D-mannitol)和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苏氨酸(threonine),丝氨酸(ser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甘氨酸(glycine),丙氨酸(alanine),胱氨酸(cystine),缬氨酸(valine),蛋氨酸(methionine),异亮氨酸(isoleuc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赖氨酸(lysin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酪氨酸(tyrosine)及微量半胱氨酸(cysteine)。从子座中分得:竹红菌素(hypocrellin)A、B、C,甘露醇,硬脂酸(stearic acid)。还分得:竹黄色素(shiraiachrome)A、B、C。


性味:味淡,性平。


归经:归肺、肝经。


贮藏: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禁忌:孕妇及高血压患者禁服,服药期间忌食萝卜、酸辣。灰指甲、鹅掌风等皮肤病患者忌服。



二、竹黄的功效

化痰止咳;活血祛风;利湿。主咳嗽痰多;百日咳;带下;胃痛;风湿痹痛;小儿惊风;跌打损伤


三、竹黄的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心排血量和使小动脉扩张,外周阻力减低。


2、对血凝及血浆复钙时间的影响。能延长凝血时间,可能与复钙时间延长有关。


3、镇痛抗炎作用。


4、其他作用。对肝炎具有一定的疗效。


5、毒性,正常饮食,无不良反应。


四、竹黄的用法

内服:2~3钱。--《全国中草药汇编》


内服:煎汤,6-15g;或浸酒。--《中华本草》


外用:适量,酒浸敷。--《中华本草》


五、竹黄附方

注意:以下配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①治胃气痛


竹黄一两,烧酒一斤,共浸泡三、五天。每日服二次,每次服一小酒盅。


②治小儿惊风,大人中风


竹黄,煎服效。


会员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

实力认证

我的足迹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