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以其根味甘甜而得名,是我国特产而又是最常用的药材之一。具有清热泻火、补脾缓急、调和诸药、解百毒的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有“十方九草”之说。此外,甘草还是制造糖果、卷烟、酱油等调味剂,又是大宗出口药材,在国内外药材市场上享有盛誉。
【别称】
粉甘草、粉草、甜甘草、国老。
【使用部位】
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a Bat 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L 的干燥根及根茎。
【典籍记载】
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梁代《名医别录》称为“国老”,并解释说:“此草最为众药之王,经方少有不用。”唐代,薄权《药性本草》解释得更具体,他说:“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
【道地产地】
甘草产地分布很广,质量不一,商品规格较复杂。为了简化规格,以内蒙古为中心,将甘草划分为西草和东草两类。
1、西草
西草系指内蒙古西部及陕西、甘肃、青海等地所产的甘草,也包括新疆产的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
2、东草
东草系指内蒙古东部及东北、河北、山西等地所产的甘草。
以上两类甘草一般从质量来讲,以西草条粗、皮细、粉性足为优;东草条细、不去头斩尾、纤维多、粉性差,质次。甘草资源分布原以内蒙古为主产,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需要量大幅度增加,促使过度采挖,以致甘草资源急剧下降。目前新疆产量已占全国近50%,为此国家将甘草列为计划管理品种,限量采挖和出口,以保证永续利用。当前甘草商品供应实际以家种为主,尤以甘肃定西地区、陇西等县产量最大。
【性状鉴别】
1、甘草
根呈圆柱形,长25—100cm,直径0.6—3.5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明显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根茎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髄。气微,味甜特殊。栽培品质地硬,粉性小,无裂隙。
2、胀果
甘草根及根茎木质粗壮,有的分支外皮粗糙,多呈灰棕色或灰褐色。质坚硬,木质纤维多,粉性小。根茎不定芽多而粗。
3、光果甘草
根及根茎质地较坚实,有的分支外皮不粗糙,多呈灰棕色,皮孔细而不明显。
【品质】
1、西草
西草以条粗,皮色红、细,体重坚实(有骨气),口面光洁,粉性大,折断时有粉尘飞出,中央抽缩下陷成小坑者为佳。
2、东草
东草以条粗者、外皮红、内色黄者为佳(东草多做酱油、卷烟、糖果等调味剂)。
【规格等级】
1、西草
(1)大草:统货,圆柱形,表面红棕色、棕黄色或灰棕色,皮紧细,有纵纹,斩头去尾,切口整齐。质坚实,体重。断面黄白色,粉性足,味甜。长25—50cm,顶端直径2.5—4cm。黑心草不超过总重量5%,无须根、霉变、虫蛀。
(2)条草:一等直径1.5cm以上;二等直径lcm以上,顶端直径1.5cm以上。三等直径0.7cm以上。长度均为25—50cm。
(3)草节:长6cm以上,顶端直径1.5cm以上。
(4)毛草:系弯曲的小草,无残茎,长短不分。
(5)疙瘩:系加工条草砍下的根头,无残茎及须根,大小长短不分,间有黑心。
2、东草
一等:圆柱形,上粗下细,表面紫红色或灰褐色,皮粗糙,不斩头去尾,体轻质松。断面黄白色,有粉性,味浓甜,长60cm以上,直径lcm以上,间有芦头。二等:长50cm以上,直径0.5cm以上。间有芦头。此外,还有毛草,呈圆柱形弯曲小草,无残茎,间有疙瘩头,不分长短,直径0.5cm以上。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上一篇: 桃仁、杏仁“药”分清
下一篇: 苍术的真伪鉴别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