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含量达标货源之忧
作者:陆先生
浏览:3422
2024-12-19 11:13:09
甘草是中药中应用频率最高的品种,素有“十方九草”和“无草不成方”之说。据考证,在《伤寒论》中甘草一共出现了123处,为出现频率排第一位的中药品种。据现代中医临床处方量大数据统计,甘草的出现频率达到43.8%,在所有中药品种中排第一位,炙甘草的出现频率达到9.22%,在所有中药品种中排第29位。由此可见甘草在中药中的独特地位和重要性非同一般。在此次全国中药饮片集采招标活动中,炙甘草被纳入其中,而作为“百草之王”的甘草反而不在齐列,个中原因耐人寻味。甘草由于基源多,种植区域广泛,市场体量巨大,再加之多年来一直处于供需相对平衡状态,甘草与其他大宗中药材品种的跌宕起伏之势相对比起来,这十多年来就看似波澜不惊,略显平淡无奇。2022年新冠疫情治疗方案中涌现出来的“生姜甘草汤”,像一记猛拳吉打醒了沉睡中的“睡狮”--甘草。一时市场上突如其来的巨大甘草消耗量,让本来就因长期低价种植大量缩减,库存薄弱的甘草搭上了价格飙升的快车道。甘草从2023年春季开始火爆登场,一路高歌上扬,同时也吸引了很多社会闲散资本的介入,一时产地、市场开始入手囤积的商户陡然增多,大家纷纷看好后市,翘首以盼。但是任何商品的价格运行都得遵循“涨久必跌,物极必反”的自然规律,也许是短期内甘草涨价过于猛烈,获利者急于出逃,也许是淡季需求减弱等多种因素的叠加,2024年甘草的价格又突然扭头大幅回调,让很多人措手不及,众商愕然!这次全国中药饮片集采招标虽然炙甘草的集采总量只有2600多吨,但是高含量甘草的货源紧缺问题已经引起了众多甘草经营户和企业的高度关注。前几年甘草的药用规格较为混乱(中药生产企业投料规格较为弹性,饮片生产企业规格要求较为严格),2023年甘草被列入“国抽”品种之后,甘草业内人士就预感到了甘草高含量货源的稀缺问题及问 题的严重性了。而这种忧虑并非是杞人忧天,而是主要担心甘草高含量货源的存量问题。据笔者了解,2023年前甘草高含量库存和用量大体上相对平衡,没有多余高含量的甘草库存储备。2024年秋季各主产地对甘草掠夺式的疯狂采挖,让人不禁心生忧虑。新采挖的甘草十之八九含量不达标,更谈不上高含量了。据最新产地调研统计,新加工出来的甘草90%含量不达标。产地甘草加工户即使赔本也愿意交易抛售,根本的原因在于其现金流不足,再加之贷款困难,业务经营根本就周转不了。据笔者调查,目前甘肃陇西首阳镇符合这次集采招标甘草选货(8-12mm)及统货(5-8mm)规格含量标准的库存不足1000吨。今年秋季产地大户采挖加工出来的甘草干品不足2000余吨,其它不够含量的甘草库存也并没有传言中的那么多(据调查新疆、甘肃几个甘草大户确实有不超10000吨甘草鲜货,之前传言的20000吨甘草鲜货还有待业界同人考察论证)。仅目前饮片集采的2600多吨高含量炙甘草货源从哪来?用量过万吨的甘草饮片含量达标货源从哪来?中成药厂含量达标的甘草货源从哪来?这都值得甘草业内人士深思。而按照历来集采招标的惯例,饮片生产企业一般都会先备好货源再投标。而这次炙甘草投标入围的饮片生产企业又有多少是备有含量达标的甘草库存的呢?甚至有很多投标企业对甘草的后市出现行情误判,认为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其他多数品种都在掉价过程中,甘草势必也会同样掉价。还有很多企业选择低价入围竞标。这些研判究竟是对是错?还有待后市行情实战验证。甘草生长周期较长,在地三年以上的甘草含量才能达到药典标准。至于甘草未来的走势如何完全取决于甘草业内人士的期望值和心态了。以上仅为笔者个人观点,望药界同仁批评指正。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