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的炮制方法—原理及功效
作者:
浏览:3198
2023-08-05 08:03:01
【来源】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Polyporusumbellatus(Pers.)Fries的干燥菌核。【产地与产地加工】主产于陕西、云南、河南、甘肃、山西、吉林、四川等省。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历史沿革】汉代有去皮法(《金匮》)。宋代有去皮到(《药证》),捣筛(《证类》),到碎焙干(《局方》),剥去筋膜(《宝产》),醋炒法(《疮疡》)。明代有醋微炙(《普济方》),锋刀削去黑皮,滚水泡透,用槌打实切之成片(《粹言》)。清代有水浸去皮蒸晒法(《本草汇》),炒法(《幼幼》)。现行有净制、切制法(《中国药典》历版)【炮制方法】净制除去杂质,浸泡,洗净(《中国药典》1995年版)。切制1、浸切浸泡,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中国药典》1995年版)。拣去杂质,清水洗净,浸泡12~24小时左右,捞出,润透后捶扁,挖去其中的砂石,切斜片0.2~0.3cm厚,干燥(《河南》)。2、润切洗净,捞起,剔尽砂石,中途淋水,如只大质硬者,可再淋水,润软,切薄片,干燥,筛去灰屑(《上海》)。用清水洗净泥土,漂去砂石,捞出堆润,每日翻动喷水2~3次至透,切0.15cm片,摊开烘干或晒干,筛去碎末,择净杂质即得(《天津》)。【成品性状】猪苓:为不规则的片状。表面类白色或黄白色,略成颗粒状。周边皱缩,黑色、灰黑色或棕黑色,体轻,质韧。气微,味淡。【性味与归经】甘、淡,平。归肾、膀胱经。【功能与主治】利水渗湿。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用法与用量】6~12g,大剂量可用至30g,亦可入丸、散。【处方应付】处方写猪苓付猪苓。【炮制作用】使药物净洁,便于调剂和制剂。【化学成分】含麦角甾醇,粗蛋白7.8%,可溶性糖分,多糖及o-、Y-羟基二十四烷酸,生物素,有机酸。还含猪苓酮A、B、C、D、E、F、G和多种氨基酸。【贮藏与保管】置通风干燥处。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