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耕除草
无论是采取育苗移栽还是直播的办法,当幼苗长到5厘米上下的时候需要做好中耕除草工作,提高土壤通透性,避免土壤板结。防止杂草过多抢夺紫草幼苗的生长营养,需要保证田间没有杂草。但是在中耕的时候一定不要太深,避免伤害到幼苗根部,关系紫草的营养吸收,一般情况下每年除草中耕次数不允许低于3次。然后在冬季需要做好培土工作,避免倒伏,提高紫草抗寒性。
2、间苗定苗
间苗定苗工作对紫草的生长是十分至关重要的,保证每株幼苗基本有充分的生长空间,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在做好第一次中耕的时候,便要与间苗工作结合做好。将株距调节在5—6厘米上下,按照留强去弱的原则。然后当幼苗长到16米上下的时候立刻定苗,其株距不允许低于8厘米。
3、水分管理
紫草对水分的需求是相当大的,在其种植流程中,水分对紫草的生长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在春热天等干旱季节的时候,需要立刻浇水,促进幼苗的水分吸收,避免幼苗缺水干枯萎蔫。但是紫草的需求量会随着生长年龄的提高而逐渐缩短。成年后可少浇水甚至是不浇水,并且在多下雨天的时候需要注意做好排水工作,避免紫草涝害。
4、适度追肥
营养也是紫草生长不可缺失的物质,每次中耕除草后基本要立刻追肥。根据紫草生长环节的不同,调节好用量及营养比例。例如在幼苗期的时候,肥料需要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主。当幼苗长到32厘米上下的时候需要追施腐熟的农家肥,以两千kg/亩为准,随着生长工作年限的增加适度提高追肥量。
5、立刻摘蕾
因为紫草的花朵是没有太大的借助价值的,并且还可以消耗过多的养分。因而我们在紫草现蕾期的时候需要注意立刻将花蕾摘除,避免养分消耗过多,将营养集中于紫草的根部,促进根部的生长,提高根部的品质及产量。特别是成年植株,成年植株的营养需求量变大,开花的话还要更多关系,所以摘蕾工作是十分至关重要的。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