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地
漏芦对于环境的要求并不大,一般的土壤和环境都能适应,但在栽培时最好用沙质土壤为主。低洼地、粘性较重地不适合种植。选择一个向阳坡种植,将地面深翻28cm左右,每亩施用1500千-2000千克分解的农家肥作为基肥,均匀撒在地上,精细平整,使其宽1.2米。床高20厘米,长度取决于种植面积。
2、播种育苗
(1)当果实在夏季成熟时,可以同时收获种子,并且可以在收获后种植育苗。首先将苗床浇湿,将种子均匀地撒在床上。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可以在播种前将种子浸泡并发芽。首先将种子浸入温水中2~3天。每次更换水时,种子都用纱布包裹,浸泡在25-30度的环境中萌发,每天用温水发芽,直到大部分种子都是白色的时候才能播种。播种后的7—10天即可出苗。此时,应在适当的时间浇水以促进幼苗生长。
(2)分株繁殖:把植物的根部都挖出,根据它们的芽数,将它们分成几株植物,每个株根系需要1—3个芽。可以把分开的植株进行分别栽种。种植后应浇一次透水,放在阴暗处,它可以在大约5—10天内成活。分株产生的幼苗不仅结实,而且生长快速,完美继承母株的优势不会使品种退化。
(3)扦插繁殖:扦插繁殖又可分为芽插和枝插。芽插是指漏芦在茎秆周围发芽。当叶子展开时,可以进行扦插,存活率高,与分株有点相似。分枝一般在4-5叶时,母株生长旺盛,分枝5-7叶切割时切割成约10厘米的长度,切割的下部叶片被移除,只留下上部叶片。收紧下端,使用不同的分支在地面上打孔,插入切屑小心地插入孔内,以免损伤外皮。切割深度约为3—5厘米。切割后,压实土壤,倒入水,保持温度15—20天即可成活。当幼苗长出3—5片真叶时,就可以移栽。
3、移栽
在出土幼苗后,它们生长得更快。通常,在10—20天内就可以长出2—3片真叶,此时可以进行移植。通过结合栽培和除草使土壤松散,移栽和种植幼苗。移植和种植幼苗。移栽时间应在傍晚或阴天进行。使用种植方法在每个孔进行植入。对照植株的行距为15×15 cm,两行相对交错。种植后应浇水,成活率高达95%。移栽时,应采取一些幼苗来种苗。一般来说,应及时补充幼苗来补充进行移植失败的幼苗。
4、管理
移栽后,有必要进行除草和疏松土壤工作,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除草是为了防止杂草影响植物的生长。此外,还要做好肥水管理工作。在干旱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及时浇水。通常,植物在移栽后的同一年不会开花。在清明前后的第二年,绿化将开始出现。此时,应采用一些肥料促进早期生长。开花前,每亩应施用3千-5千克磷酸二氢钾,以提高植物的开花和结果率。也可以使用叶面喷肥。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