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通网欢迎您!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提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法规 > 正文

400多位中医药界人士在关岭观摩中医药产业发展

来源:多彩贵州网 浏览:647次 时间:2024-07-05 08:53:35

7月3日下午,出席贵州喀斯特中药民族药野生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贵州省2024年中药材产业发展推进大会、民族医(关岭)首届百医大会的中医药界专家、教授、企业代表等400多位与会嘉宾对关岭自治县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进行观摩。


嘉宾们首先参观了位于关岭自治县断桥镇的天门冬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基地种植面积120亩,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新版GAP)和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三无一全”中药材品牌建设的相关要求进行种植管理,是贵州省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服务培训示范基地、安顺市天门冬分株繁育与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示范基地。该示范基地采取“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由贵州黔药源众鑫药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提供天门冬种苗、肥料、农资和种植技术指导,并负责按“保溢价”进行回收。种植户负责天门冬种植所需的用地和人工,并按照技术要求进行相应的田间管理、日常管护和药材的采收等工作。该示范基地药材采收后,预计亩产量7500余公斤,亩产值45000余元,可实现净利润近415万元。预计每年带动务工7500余人次,务工费75余万元,示范带动全县天门冬规范化种植6000余亩。


在位于关岭自治县龙潭街道的贵州道地药材种子种苗繁育中心,各类中药材幼苗长势良好。中心占地面积1000亩。其中,中药材种质资源圃100亩、留种圃550亩、室外育苗圃300亩、室内育苗圃30亩、其他用地20亩。目前,中心已联合贵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共同建立“贵州省民族道地药材种苗科技创新中心”,组建种苗研发专业队伍,重点繁育“天门冬、何首乌、玉竹、黄柏、丹参、菊花、黄精、山银花、厚朴、半夏、吴茱萸、淫羊藿、桔梗、五倍子”等贵州道地药材种子种苗,年繁育能力达1.5亿株以上,为关岭及周边县域道地药材种植提供优质种子种苗保障。


“我认为关岭的这些中药材产业发展,不论是从品种上和种植规模上都形成了贵州的标杆。”贵州省中医药文化促进会会长李健说道。


关岭自治县注重中药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牢牢把握与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中药材专委会战略合作机遇,按照“产业富民强县”“绿色生态立县”战略部署,创新体制机制,激发活力潜力,优化产业布局,盘活存量资产,建立有效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推动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万户药农、千家药商、百家药企、百亿产值、十亿税收”的发展目标。着力构建药农+药商+药企+仓储物流的发展格局,建成中药材“种植→交易→销售→医养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条。关岭自治县众鑫中药饮片加工项目就是由关岭县组建SPV公司实施的药材加工项目。项目建设占地3169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0623平方米,建有普通中药饮片车间、毒性中药饮片车间、直接口服中药饮片车间、实验室、第三方检测中心、代煎代煮中心、仓库、办公楼等,配备现代化的检测、生产设备。项目按照“4411”效益分红模式,利益联结全县6个乡镇24个村,涉及农户2631户。可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群众500余人就近就业,季节性临时用工达5000人(次),年人均实现劳动务工收益21000元左右,可带动实现稳定的经济收益。


“来关岭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第一关岭县具有比较良好的中药材开发优势,中药材开发潜力是非常大的;第二点,来到黔药源参观生产车间,我觉得他们的技术在国内都是非常先进的。我们应该把广药跟黔药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开发中药饮片,让关岭的饮片能走向广东、走向全国。”广药(广州花都)医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阳勇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关岭县成立贵州关岭喀斯特中药民族药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心,建成标准化、规范化中药材种植基地53个,全县道地药材种植面积突破17万亩,年产量7万余吨。建成道地药材种子种苗繁育、中药材饮片加工及检验检测、标准化种植、中药材集散、医养一体化“五个中心”,打通产、供、销一体化市场。与北药集团、浙江华浙教育集团等企业合作布局“互联网+民族医馆”,构建“一个基地+两个平台+三大板块”发展格局,实现综合产值13.5亿元,中药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风生水起。制定出台《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民族医药发展条例》《关岭自治县民族医馆备案管理标准》《关岭自治县民族药登记管理办法》等文件,推动民族医药诊疗服务合法化,促进民族医药市场健康发展。

会员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

实力认证

我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