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通网欢迎您!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提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追踪 > 正文

悄然涨价的广地龙

作者:王一帆 来源:药通网 浏览:8704次 时间:2022-09-24 09:28:14

本品为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或缟蚯蚓的干燥体。前者习称“广地龙”,后者习称“土地龙”。地龙商品来源于野生资源,占比达到70%-80%,人工培育不成规模。

广地龙主产广东茂名的高州、阳江、江门、电白;以及广西梧州、容县、横县、灵山;玉林的博白、陆川、玉州,以及海南琼中等地。


广地龙全年都可以捕捉,每年春节过后一直到中秋前后,清明至处暑是捕捉地龙旺季;虽然家养获得成功,但因药用地龙生长期长、个头大,相对养殖效益过低,因此家养品多数供给鱼饵、高档精蛋白渠道,流向药用渠道不到三成。



回顾广地龙历史价格,2010年以前长期在60元(统货)以内运行,2010年冬季涨至85元左右,2012年又回落至75元上下,2013年再次发力上涨至90元左右,此价持续到2015年春季,进入夏季产新后价格回落至75-85元,2016年6月价格高升至百元左右,到年底涨至140元。2017年广地龙又从150元涨至170元,2018年继续高升,从170元涨至180元,2019年春季产新前回落至170元,产新后价格又上升至190元,到9月新货大量上市后又下滑至160元左右。2020年广地龙在170元运行大半年,到11月突然涨至190元左右,2021年3-4月产新时价格涨至210元,5-7月新货大量上市后价格回落至170元左右,8月价格又回升至210元高价。进入2022年广地龙从210元小幅下滑至200元左右,到9月突然发力上升至220元左右,全开货涨至250元以上。



从广地龙历史价格变化不难看出,总体趋势是上涨的,在涨价过程中也会出现回落,经过实际消化后再次上升。近几年广地龙之所以稳中有升,主要是野生资源有限,加上产新期间的天气,都会影响产量。


广地龙库存较薄弱,因地龙易吸潮、发霉、虫蛀,即使放冷库,保存难度也大,因此,少有商家囤积,多是随销随购,经营户手中基本无库存。


地龙应用历史悠久,多用于中医配方和中成药原料。近代研究发现地龙还有舒张血管、溶解在血管里形成的血栓以及降压作用。因此,有着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地龙作为抗癌类药物原料,随着其在医药、保健品方面的开发和深入研究,国内外对地龙的需求与日俱增,地龙药用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 地龙体内含大量的脂肪酸、核酸、游离氨基酸、微量元素以及多种维生素,可以作为人体理想的营养补充来源,特别是它的蛋白质含量十分丰富,远远高于鸡蛋和一般肉类。除饮片配方外,近几年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以地龙为原料已经研制出了一系列药品和保健品,包括抗癌药、可溶解血栓的药品、富含17种氨基酸的高级营养保健品、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品等。同时,地龙还广泛使用于饲料行业和鱼饵等,特别是鸡鸭饲料中。


随着地龙在医药、保健品方面开发和应用的深入,国内外对地龙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地龙药用市场需求量,已从以前的600多吨,增加到1000吨以上。


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广东与上海两个地龙主产区野生资源蕴藏量约2000吨,基本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地龙产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野生资源零星分散,捕捉收购受自然条件制约;价格波动较大,收购不够稳定。因此,应加强市场预测,运用价格规律,调节产销。今后,要开展人工饲养,补充资源,以稳定生产。

会员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

实力认证

我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