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通网欢迎您!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药材知识 > 正文

中药材:掌叶大黄

来源:腾讯新闻 浏览:7490次 时间:2022-05-25 08:11:16

药材名称:大黄 掌叶大黄


别名:葵叶大黄、北大黄、天水大黄


采收加工:9~10月间选择生长3年以上的植株,挖取根茎,切除茎叶、支根,刮去粗皮及顶芽,风干、烘干或切片晒干。


药用部位:根及根茎


产地:甘肃、青海、西藏、四川


科:蓼科


原植物:掌叶大黄


植物情况:


多年生草本高达2米。地下有粗壮的肉质根及根状茎。茎粗壮,中空,绿色,平滑,无毛,有不甚明显的纵纹。单叶互生;具粗壮长柄,柄上密生白色短刺毛;基生叶叶片圆形或卵圆形,长宽近相等,达35厘米,掌状5~7深裂,裂片矩圆形或宽披针形,先端尖,边缘有大的尖裂齿,叶上面疏生乳头状小突起和白色短刺毛,下面有白色柔毛,以脉上为多,并疏生黑色腺点,叶基部心形;茎生叶较小,有短柄;托叶鞘大,筒状,绿色,有纵纹,密生白色短柔毛。


秋季开淡黄白色花,大圆锥花序顶生;花梗纤细,中下部有关节;花被6裂,长约1.5毫米,排为2轮;雄蕊9个。花期6~7月。


瘦果矩卵圆形,有3棱,沿棱生翅,翅边缘半透明,顶端稍凹陷,基部呈心形。果期7~8月。


掌叶大黄饮片性状:本品呈类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长3~17cm,直径3~10cm。除尽外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锦纹)及星点(异型维管束)散在,残留的外皮棕褐色,多具绳孔及粗皱纹。质坚实,有的中心稍松软,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显颗粒性;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根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形成层环明显,无星点。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


均以外表黄棕色、锦纹及星点明显、体重、质坚实、有油性、气清香、味苦而不涩、嚼之发粘者为佳。


大黄药性:"【本经下品 大黄 味苦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藏。】


味苦,性寒,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经。泄热行瘀,决壅开塞,下阳明治燥结,除太阴之湿蒸,通经脉而破症瘕,消痈疽而排脓血。


大黄苦寒迅利,泄热开瘀,决壅塞而通结闭,扫腐败而荡菀陈。一切宿食留饮,老血积痰,得之即下;心痞腹胀,胃结肠疽,饮之即通。湿热瘀蒸,非此不除;关窍梗塞,非此不开。荡涤肠胃之力,莫与为比,下痢家之停滞甚捷。


酒浸用。


【炮制】 大黄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晾干。


酒大黄 取净大黄片,照酒炙法(附录Ⅱ D)炒干。


熟大黄 取净大黄块,照酒炖或酒蒸法(附录Ⅱ D)炖或蒸至内外均呈黑色。


大黄炭 取净大黄片,照炒炭法(附录Ⅱ D)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


【性味】 苦,寒。


【归经】 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功能主治】 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用法用量】 3~30g,用于泻下不宜久煎。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患处。


【注意】 孕妇慎用。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会员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

实力认证

我的足迹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