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通网欢迎您!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种植技术 > 正文

元胡的种植与管理技术

作者:凡盏烟花1 来源:百度 浏览:10439次 时间:2023-12-05 08:30:08

元胡为多年生草本,茎高10~20厘米。块茎球形,内部黄色。地上茎纤细稍肉质,生叶3~4片,叶二回三出全裂,末回裂片披针形或狭卵形。总状花序,苞片卵形,萼片极小,早期脱落;花瓣紫红色,4片,排为二轮,外轮二片稍大,最外一片基部延伸成长矩;内轮二片狭小,愈合。雄蕊六枚,两体。子房上位,由二心皮组合一室。果为蒴果,扁柱形。花期三至四月,果期四至五月。


1、除草

元胡系作厢密植,根系很浅,又沿表土横向生长,故不宜用锄除草,以免把茎芽挖断或将苗带出。一般提倡用手拔草,但比较费工,一亩元胡地拔草一次往往要15-20个劳动日。为了节省劳力,元胡产区推广用铁耙或竹耙在冬季反复耙土的办法除去杂草。具体做法:用铁丝扭成一个铁齿耙,耙齿长1寸,安装竹把或木把,在元胡下种一周后,每隔5-7天用铁耙在元胡厢面耙一次,拾净草根,约在12月上旬即可结束。这样来年出苗后杂草显著减少,再用三、五个劳力拔草,就可将杂草除净。应注意的是耙齿不能超过1寸长,不能耙的过深,防止伤害种茎及茎芽。


2、追肥

浙江产区和汉中地区生产实践证明,在元胡施肥上“施足底肥,重施腊肥,巧施苗肥,增施磷肥”是增产的重要因素。试验结果:每亩增施磷肥100斤,与只施油饼肥300斤对比,施磷肥增产11.3%。


施肥时间:

(1)底肥在下种前施入栽培元胡的表土层中;


(2)腊施: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元胡出苗前施用,以猪牛圈肥、人粪尿为宜,其中猪牛圈肥每亩3000-4000斤,人粪尿2000斤;


(3)苗肥:第一次在二月上旬苗高1寸以上时,每亩施稀尿2000-3000斤,或尿素5~8斤,兑水浇;第二次在三月上旬至中旬,结合灌水每亩施尿素8-10斤,或氮、磷复合肥10~15斤;第三次在三月下旬至四月中旬,遇连绵阴雨,撒施草木灰5~10斤,每周撒施一次,不但有肥效,且有防病杀菌作用。


3、灌溉与排水

三月中、下旬至四月下旬,为元胡生长盛期,需水较多,如遇干旱少雨,宜每周灌水一次,以清晨或傍晚为好。每次灌水宜慢灌急退,不要淹没厢面,不能使灌水在田间内停留时间过长,更不能过夜。四月下旬以后接近收获要停止灌水。另外如遇冬旱,可进行一次冬灌,有利于元胡茎芽的萌发和生长。但大雨之后,应及时排除田内积水。


元胡常见病害为霜霉病、菌核病和锈病。以霜霉病分布地区较广,危害比较严重。


1、霜霉病

元胡霜霉病是由真菌门半知菌类藻状菌所引起的一种浸染性病害。发病初期,被害叶片产生褐色小点(即病原菌孢子堆),然后逐渐扩大联合而成不规则的褐色病斑,逐渐密布全叶。当湿度较大时在叶背生成一层灰白色的霜状物(菌丝)。当湿度适宜时,病情发展很快,三至五天后即可使全田染病,茎叶表面变成褐色,色泽加深,似火燎过一样,故该病俗名又叫“火烧瘟”。最后病叶腐烂干枯,植株很快死亡。元胡霜霉病孢子随风雨传播浸染危害,或随带病组织遗落于土壤中越冬,寿命可长达三、四年,故来年不能种重茬地,以免重复感染。


【防治方法】

(1)浸种

用65%代森锌,配制成1:350倍药液。将选好的种子先用清水淘洗,再投入药液中浸泡10分钟,捞出种子稍晾即可播种。


(2)药剂防治

选用40%乙磷铝(又叫疫霜灵),配制成1:350~500倍(老产区因连年使用乙磷铝,病菌孢子产生了抗药性,故浓度适当加大到1:250~300倍;新产区可用较低浓度400-500倍),也可喷70%代森锰锌800-1200倍液,与乙磷铝交替使用,防治效果较好。用乙磷铝防治元胡霜霉病是目前比较理想的药剂,能抑制霜霉菌无性繁殖器官孢子囊的发芽和游动孢子的释放,也能抑制疫霉菌丝的生长,对已释放的游动孢子还具有杀伤作用,被植物吸收以后还具有双向传导(即向顶性和向地性),而其它药剂如代森锌、托布津对藻状菌无效。汉中地区多年来的防治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3)植物杀菌剂

用麻柳树叶、苦楝树皮、青蒿各1公斤,加冷水15公斤,浸泡7天,取其汁液喷雾防治。特点是用药安全,且无毒副和残留毒性作用,不但推迟霜霉病发病时间到四月中旬,而且可以推迟回苗,提高产量。城固县药材公司一九八五年在董家营元胡科研点上曾用八组不同药剂作防治霜霉病,试验结果,用植物杀菌剂的增产效果仅次于乙磷铝。


2、菌核病

菌核病是真菌中的一种子囊菌引起的。菌核外表黑色,内部白色。萌发时上面可长出数个子囊盘,子囊盘中排列无数子囊,每个子囊内含有8个子囊孢子。主要危害元胡接近表土的茎叶基部,产生黄褐色或深褐色的棱形病斑。湿度较大时,茎基软腐,植株倒伏,枝叶搭在一起,成片死亡,用手翻起一束束腐烂了的茎叶,可以看见在土表面布满白色棉絮状菌丝和大小不同的不规则形状黑色鼠粪样的菌核。由于这种病发病在元胡茎的基部呈软腐状,所以群众又叫“鸡窝瘟”或“搭叶烂”。此病在汉中地区过去比较少见,近年来在种植时间长的个别地方有少量发生,多系种子带菌引起的。菌核病开始发病在三月中、下旬,到四月份蔓延较多,尤其早春多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种植密度过大时容易发生和感染。


【防治方法】

(1)可与禾本科作物(小麦、水稻、玉米)倒茬轮作,最好进行水旱轮作。


(2)雨后及时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发病。


(3)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撒石灰。


(4)出苗前用1:1:300倍波尔多液(即1斤硫酸铜、1斤生石灰加水300斤兑制而成)喷雾防治;出苗后及危害期用多菌灵800倍液与波尔多液1:1:300倍交替防治,每7-10天防治一次,效果较好。


3、锈病

锈病系真菌中一种担子菌引起的病害,对元胡危害较轻。在春雨连绵,空气湿度大,气温低,土壤潮湿时发生,主要危害元胡茎、叶。发病初期在叶面出现不规则的黄绿色暗斑,后期病班明显,呈桔黄色,病斑处略凹陷。叶背病班处隆起,并着生有桔黄色凸起的胶状物,即为其夏孢子堆,孢子堆破裂后散发出大量锈黄色粉末(即夏孢子)。除危害元胡外,也危害其它作物。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采取水旱倒茬轮作,3-4年轮种一次;发现病株以后全部掏出,在坑内灌入生石灰水,使病原菌孢子窒息死亡,防止侵染。


(2)药剂防治

三月上、中旬开始,用97%的敌锈钠,配制成400-500倍水药液喷雾防治;或用50%的二硝散,配制成200-250倍药液喷雾防治,每7-10天交替用药一次,效果较好。


会员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

实力认证

我的足迹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