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地整地
宜选择背风向阳、光照充足、土层深厚的平地或缓地种植,种植地适宜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中性和微酸性沙壤土,最好靠近水源,发病浇灌。在选好种植地后,在入冬前将其深翻30—40cm,在播种半月前每亩施入3000公斤左右的农家肥或饼肥做基肥。在做宽1.2米、高25cm、沟宽25cm的畦,等待播种。
2、繁殖方法
山茱萸的繁殖方法众多,有播种、压条、扦插以及嫁接,但在生产上一般都用播种繁殖方法。在果实成熟时将其采收,晾晒3~4天后,去除果肉,再用漂白粉溶于水中浸泡种子,使其油质外壳腐烂,浸泡时要记得搅拌,捞出种子用草木灰拌种即可播种。播种采用撒播的方式,在畦面上按25cm行距开5cm深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再盖一层土杂肥,一般每亩用种40-60千克。播种后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约四五十天即可出苗。
3、苗期管理
在出苗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当幼苗生长到3—4片真叶时,要及时间苗并除草,并根据植株生长状况追肥2次,每亩施入4—5公斤的尿素。当幼苗生长到10—20cm时,如遇干旱、强光的气候,要做好遮阴、防旱的措施,在入冬前要浇封冻水,并结合培土施肥使其安全越冬。当一年苗生长到70—80cm时,在第二年春季时即可定植。
4、定植
为了确保其正常生长,一般每亩栽种30—50株,如果有其他树木或灌木,则只能栽种20株左右,根据栽植地实际情况决定栽植密度。栽植时间最好选择在12-1月,因为这是山茱萸的休眠期,这时栽植能提高成活率。选择在一个阴天起苗,带土起苗,将其根系修剪后并蘸泥浆,最好随起随栽,栽植前每穴施入厩肥20公斤,和细土搅拌后施入。将植株扶正栽入,填土一半时,青提苗木,使根系与土壤紧密相连,再踩实浇水,以利成活。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