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认为,春季与肝在五行中通属木的概念。春季万物复苏,草木萌芽,肝气也顺应春季生发的特点,提示人们应把握好春季这个一年中养肝调肝的最好时机,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春季养肝以食为先
首选韭菜、菠菜、芥菜、豆苗、蒜苗等生发阳气的食物;还应多食用辛温发散的食物,如葱、姜、豆豉等;春季肝气旺盛,脾气相对较弱,可食用大枣、山药、萝卜、银耳等甘味入脾的食物。此外,还需补充优质蛋白质食品,如鸡蛋、鱼类和豆制品等。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如胡萝卜、苋菜、葡萄柚、牛油果、沙棘原浆、桑椹、柠檬等。还可以喝点金银花、黄芪、枸杞子、玫瑰菊花茶、灵芝、山楂等补益肝肾的代茶饮。
增加舒缓的户外运动
春季阳气始发,易“慢”运动。运动过度、大汗淋漓反而会损伤阳气。散步踏青、打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慢跑等都是不错的运动方式;肝主筋,拉伸运动可以激发肝脏机能,有很好的养肝效果,如瑜伽、普拉提等;老年人可以伸伸懒腰,伸展时全身肌肉用力收缩,尽量吸气,放松时全身肌肉松弛下来,尽量呼气。此外,春季穿衣不能裹得太紧,运动时更要注意这一点,否则会阻滞身体气血的运行,限制身体的舒展,不利于阳气的生发。
调节情志
中医讲,肝脏喜条达而恶抑郁,心情的好坏会影响到肝。所以,应情绪乐观、心情舒畅,避免愤怒、抑郁等负面情绪对肝脏造成伤害。
睡眠管理
根据中医子午流注理论,肝胆经气在夜晚23:00-3:00间最盛,“人卧则血归肝”,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数倍。血流经肝有利于肝脏的修复和解毒功能的提高,从而抵御春季多种传染病的侵袭。
控制饮酒
酒精对肝脏具有明显的损害作用,因此限制饮酒是养肝护肝的重要途径。
穴位按摩
可通过艾灸或敲打肝经上的穴位,如肝俞穴、太冲穴等,促进肝经气血运行。
闭目养肝
眼睛的生理功能主要依赖于肝血濡养,因此饭后可找一个清净的地方端坐,双目微闭,摒弃杂念;舌抵上颚,吞咽津液;调匀呼吸,然后进行深而缓慢的吐纳,气守丹田。可闭目静坐10分钟至半小时,能使血液更多地流向肝脏,供给肝细胞氧气和营养成分。特别是患有肝病的人,饭后更应该闭目养肝。还可用双手食指端轻轻压在眼睑上,微微揉摩,至眼珠发热发胀,可舒郁养神。
避免药物滥用
滥用药物会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药物。
上一篇: 调养气血四步走
下一篇: 中医认为,想长寿补气...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