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地整地
宜选半阴半阳的富含有机质的缓坡地、谷沟地栽种,土质以疏松的壤土、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砂土,尤以生荒地为好。土壤PH5~6为宜。忌黏土和涝洼积水地,忌重茬。此外还可利用防空洞、山洞、地下室等场所种植天麻。
二、繁殖方法
天麻繁殖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即块茎繁殖和种子繁殖。块茎繁殖采用种子繁殖的1、2代种子,不能使用3代以上的块茎种子。
1、块茎繁殖
冬栽或春栽。冬栽天麻接菌率高,生长快,时间在11月。春栽在3~4月。栽植前要培养好菌床。适宜蜜环菌生长的树种,常用壳斗科的青杠、槲栎、栓皮栎、毛栗等,以树皮厚、木质坚硬、耐腐性强的阔叶树为好。菌床培养根据蜜环菌种类型可分为三种方法:
(1)木材和菌材培养法:将选好的木材锯成40~50厘米长的木棒,树皮砍成鱼鳞口。在选好的地块,于栽前2-3个月,挖深25~30厘米、宽60厘米、长度据地形而定的窖。窖底松土整平,铺放一层干树叶或腐殖质土,用处理好的新木棒与带蜜环菌的木材(俗称菌材)间隔摆1层,相邻二棒间的距离为6-7厘米,中间可夹些阔叶树的树枝,用腐殖质土填实空隙,以防杂菌污染,再覆土3~4厘米。同法摆第二层,上覆土10厘米。保持窖内湿润,上盖杂草遮阴降温保湿使蜜环菌正常生长,即成菌床。选无病斑、无冻害、不腐烂的块茎作种栽,大小分开,分别栽培。栽植时,把种麻平行摆放在菌棒间的沟内,紧靠菌棒,用腐殖质土填平空隙,再盖上3厘米,以不见底层菌材为宜。同法栽第二层,最后盖上10~15厘米,上盖一层树叶杂草,保持土壤湿润,越冬期间加厚覆土层,以防冻害。
(2)锯末菌种培养法:其方法基本同上,不同的是采用锯末蜜环菌种培养菌床。不用带蜜环菌的菌材。用砍刀将木材砍2-3行,每行每隔6-8厘米砍一斜口,深达木质部,砍口撬开,将锯末蜜环菌种掰成小块放入砍口内,也可将木材摆好后,将锯末蜜环菌种掰成小块放入砍口。
(3)枝条菌种培养法:方法同上,不同的是采用的是枝条蜜环菌种,枝条菌种斜放在两段木材之间和两头,枝条菌种一头必须靠近砍口。采用人工菌床栽培,所用种麻为生长健壮的白麻和米麻,由于采用人工控温,栽培时间从11月至翌年4月均可进行。
2、种子繁殖
选择重100克以上的天麻,在室内、大棚、温室等地,最好早春有增温条件的地方,选木箱、纸箱、竹筐等容器或易沥水的地面堆细沙育种,每100平方厘米一株,即株行距10厘米。牙尖向上,埋深5厘米。沙干应适当洒水早春气温低应增温,温度控制在20~25℃。抽穗时要防止阳光照射,开花时要进行人工授粉。授粉最好采用异化、异株、异品种(如红杆和绿杆相互授粉),授粉时间可选晴天10时左右,待药帽盖边缘微现花时进行。授粉后用塑料袋套住果穗,当下部果实有少量种子散出时,由下而上随熟随收。由于天麻种子寿命短,采下的蒴果应及时播种。播种时,将菌床上层菌材取出,扒出下层菌材上的土,将枯落潮湿的树叶,撒在下层菌材上,稍压平。将种子拌入萌发菌种中,拌种前将萌发菌(树叶菌)撕开,用剪刀剪成小碎片,以便拌匀种子。将拌有种子的萌发菌均匀撒在树叶上,上盖一薄层潮湿落叶,再播第二层种子,覆土3厘米,再盖一层潮湿树叶,放入土层菌材,最后覆土10~15厘米。如每窖10根菌材可播蒴果8~10个,每个蒴果约有3万粒种子,种植得当,第二年秋可收到一部分箭麻、白麻、子麻和大量的米麻,可作为块茎繁殖的栽种。也可采用不提前培养菌床的方法进行种子繁殖,即培养菌床和播种同时进行,培养菌床要用蜜环菌,有性繁殖播种要有萌发菌。
三、田间管理
天麻栽后要精心管理,严禁人畜踩踏。越冬前要加厚覆土,并加盖树叶防冻;6~8月高温期,应搭棚或间作高秆作物遮阴,雨季到来之前,清理好排水沟,及时排除积水,以防块茎腐烂。春、秋季节,应接受必要的日光照射,以保持一定的温度。
四、病虫防治
1、烂根病
发生烂根病有两个原因:
一是杂菌侵袭天麻乱根;霉菌(杂菌)
症状:主要在蜜环菌材和天麻块茎上发生。在菌材或天麻表面呈片状或点状分布,部分发黏并有霉菌味。菌丝白色或其他颜色,影响蜜环菌生长,破坏了天麻营养供给。
病原:有木霉,根霉,青霉,黄霉,绿霉,毛霉等。
发病规律:霉菌(杂菌)栖居土壤等环境中,易感菌材和天麻块茎。
防治方法:1、杂菌喜腐生生活,应选用新鲜木材培育菌材,尽可能缩短培养时间。2、种天麻的培养土要填实,不留空隙,保持适宜温度、湿度,可减少霉菌发生。3、加大蜜环菌用量,形成蜜环菌生长优势,抑制杂菌生长。4、小畦种植,有利蜜环菌和天麻生长,如感染霉菌损失较小。
二是生长期雨水过多使天麻烂根
症状:主要危害天麻块茎,染病块茎皮部萎黄、中心腐烂、有异臭,有的块茎内充满了黄白色或棕红色蜜环菌索。染病块茎有的呈现紫褐色,有的手捏之后渗出白色浆状浓液。
病原:黑腐病多为镰刀菌属一种真菌:褐腐病为葡萄孢菌属一种真菌。
发病规律:天麻窖内湿度过高过低、透气不良,有利于病害发生而不利于天麻生长。
防治方法:选地势较高,不积水,土壤疏松,透气性好的地方种植天麻;加强窖场管理,做好防旱、防涝,保持窖内湿度稳定,提供蜜环菌生长的最佳条件,以抑制杂菌生长;选择完整、无破伤、色鲜的初生块茎作种源,采挖和运输时不要碰伤和日晒;用干净、无杂菌的腐殖质土、树叶、锯屑等做培养料、并填满、填实、不留空隙。选择排水良好的地栽天麻。菌材无杂菌感染,菌材间隙要填好。经常注意排水。
蛴螬
幼虫咬断茎秆或咀食大麻根,造成断茎和根部空洞。并在菌材上蛀洞越冬,毁坏菌材。
发生规律:铜绿金龟1年发生1代,幼虫越冬。越冬幼虫3、4月份开始为害,5-6月份化蛹,成虫发生在5-8月份,有趋光性,7-9月幼虫为害旺盛,10月以3龄幼虫越冬。
防治方法:1、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2、栽种天麻和天麻收获时,捕杀幼虫。
蝼蛄(金龟子幼虫的总称) 学名:铜绿金龟
成虫和若虫危害天麻茎和在地下作隧道,被害天麻断面处呈麻丝状。
防治方法:上述两种病害用灯光诱杀成虫,或用90%敌百虫1000倍或75%辛硫磷乳油700倍液浇灌。毒饵诱杀,用0.025千克氯丹乳油拌炒香的麦麸5千克加适量水配成毒饵,于傍晚撒于田间或畦面诱杀。
蚧壳虫
学名:粉蚧
危害症状:粉蚧群集天麻块茎及菌材上,使天麻块茎生长停滞,瘦小。
发生规律:粉蚧寄生于各种木本和草本植物的地上和地下部分,因此,可由有粉蚧植物的根或树做的菌材在土中传给天麻。
防治方法:天麻生长在土中防治不便,可在天麻收获时进行捕杀,将危害严重的菌材烧毁。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