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通网欢迎您!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提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种植技术 > 正文

紫苏高效种植技术

来源:惠农网 浏览:3736次 时间:2023-06-28 08:10:07


紫苏这个植物很多人都不陌生,因为它经常出现在很多道大菜里面。但是紫苏在我国也经常用作中药,它可以防止恶心呕吐、胸腹涨满等症状。


一、生物特性

紫苏,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苏的干燥地上部分,又名赤苏、红苏、香苏。全草名全苏,叶片和茎干燥后分别称苏子、苏叶和苏梗,均作药用。苏子具润肺、消痰的功能;苏叶和苏梗药效同全苏。 紫苏叶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症兼有气滞,有可与香附、陈皮等同用。行气宽中,紫苏叶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恶。紫苏叶是一种在中国南方湛江吴川地区广为使用的美味的调味品,人们常常用它的叶子来做菜,它的美味经常和蛤蒌相提并论。原产中国,主要分布于印度、缅甸、日本、朝鲜、韩国、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等国家。


二、生长习性

紫苏适应性很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排水良好,沙质壤上、壤土、黏壤土,房前屋后、沟边地边,肥沃的土壤上栽培,生长良好。前茬作物以蔬菜为好。果树幼林下均能栽种。 主产河北、河南、江苏、浙江等省,全国各地广泛栽培,长江以南有野生。


三、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选阳光充足、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壤上种植为好。每亩施入2000-3000千克农家肥作基肥,耕翻、耙细整平,作成80-100厘米宽的畦。


2、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


3、直播

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50~60厘米开0.5~1厘米的浅沟。穴播按穴距30厘米×50厘米开穴。播时将种子拌上细沙,均匀地撒入沟(穴内,覆薄土,稍加镇压,每亩用种子1千克。播后5-7天即可出苗。


4、育苗移栽

苗床宜选向阳温暖处,施足基肥,并配加适量过磷酸钙,于4月先浇透水,然后撒种,覆细土约1厘米。如果气温低,可覆盖塑料薄膜,幼苗出土后揭除。苗高5-6厘米时间苗,苗高15-20厘米时,选阴雨天或午后,按株行距50厘米×60厘米移栽于大田,栽后及时浇水1-2次,即可成活。


四、田间管理

1、间苗、补苗

条播者,苗高10厘米左右时,按株距30厘米定苗;穴播者,每穴留l-2株。如有缺苗应予补苗。育苗移栽者,栽后7-10天,如有死苗,也应及时补苗。


2、中耕除草

封行前必须经常中耕除草,浇水或雨后如土壤板结,也应及时松土。


3、追肥

苗高60厘米时,每亩追施1500千克的人畜粪,配施15千克的尿素,施后培土浇水。


4、排灌

幼苗和花期需水较多,干旱时应及时浇水。雨季应注意排水。


五、病虫害防治

1、斑枯病

6月始发,为害叶片。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70%代森锌胶悬剂干粉喷粉;或用1∶1∶200倍的波尔多液喷雾防治。


2、欧洲菟丝子

6-9月为害地上部。


六、采收与加工

采收紫苏要选择晴天收割,香气足,方便干燥,收紫苏叶用药应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紫苏未开花时进行 苏子梗:9月上旬开花前,花序刚长出时采收,用镰刀从根部割下,把植株倒挂在通风背阴的地方晾干,干后把叶子打下药用。 苏子: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种子果实成熟时采收。割下果穗或全株,扎成小把,晒数天后,脱下种子晒干,每公顷产1125-1500千克。


七、留种

留种株宜稀植,以株行距50厘米×80厘米为宜,种株宜选健壮、产量高、叶片两面都是紫色的植株,待种子充分成熟呈灰棕色时收割脱粒,晒干,去杂,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会员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

实力认证

我的足迹